淮北古琴文化源远流长。一千多年前,桓谭、嵇康、桓伊、戴逵等古琴名家涌现,中国十大古曲淮北独占三席,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古琴谱集《戴氏琴谱》在此诞生,《高山流水》的传说至今传颂……与古琴相关的历史文化,在这座小城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站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为了让以中国古琴为代表的雅乐文化重新回归当代视野,不少淮北古琴爱好者推陈出新,孜孜以求。市政协委员、淮北一中音乐教师刘恒炜就是其中一员。
不久前,来自埃及、英国、白俄罗斯、尼日利亚、尼泊尔、柬埔寨、约旦等国的外籍专家和媒体记者走进淮北,探访这里的“古韵”与“新颜”。在位于濉溪古城的嵇康琴馆,他们沉醉于悠扬的古琴天籁,对“古琴+茶道+香道”“古琴+朗诵”“古琴+舞蹈”的创新创意赞叹不已?;疃橹吡鹾沆吭谙殖∪险婀鄄焱獗龆越谀康姆从?,回答大家对于古琴的相关问题。
“古琴是自古以来中国文人陶冶性情的一种雅好,很少在公众场合演奏,所以现代人对它的了解已经十分有限?!绷鹾沆克担肮徘俚母葱撕头⒄剐枰诙嗟陌谜呷ブС?,如何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课题?!?/font>
2012年,刘恒炜第一次接触古琴,便被中正平和与清微淡远的琴音所深深打动,从此结下不解之缘。2013年,刘恒炜与本地同好们发起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地市级古琴协会——淮北市古琴协会,填补了我市文艺界的一个空白。协会组织众多古琴爱好者交流学习、宣传推广,一同丰富古城淮北的文化底蕴。
2022年,刘恒炜当选第十一届淮北市政协委员,她的至深关切有了建言献策的平台。
通过查阅大量史志,刘恒炜发掘有关淮北古琴文化的相关资料,以专家咨询、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我市古琴文化进行归纳和梳理。她立足古琴国乐传承和城市整体发展规划,做深做细做实提案,提出了打造淮北“古琴之乡”、助力城市建设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等建议。
同时,身为淮北市古琴协会会长,刘恒炜依托协会,组织开展一系列扩大淮北古琴文化影响力的活动:成功举办淮北首届嵇康古琴艺术节、建成中国古琴艺术传承示范基地——嵇康琴院、设立全国性关注度较高的“嵇康古琴艺术奖”、举办“嵇康杯古琴作品和表演大奖赛”……打造我市古琴文化艺术品牌,营造“古琴之乡”文化氛围。
刘恒炜还将雅乐传统文化传承标定在校园美育教育的坐标上。在她看来,引导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是多方面促成的。近年来,她将传承古琴经典文化,与现有学校人文艺术类课程衔接,推动学校在美学和美育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和推新;建强学校美育教师队伍,为学校培养古琴教师,创新古琴美育课堂,传承美育精髓;全力打造艺术精品,如丰富学生社团组织,组建淮北一中绿绮古琴社等。
“当前,全市正在不断探索‘文旅+’新业态,利用本土特色文化产业的优势,延伸文旅产业链条,推动文旅产业多业态跨界融合发展。”刘恒炜告诉记者,杜集区梧桐村相传是俞伯牙隐居之地,一直有着“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历史典故,当地的梧桐木也是制作古琴的理想材料之一。今年两会,她将就如何挖掘当地梧桐木材与古琴制作产业融合发展撰写和递交提案,为打造“淮北市古琴古乐文化名城”贡献绵薄之力。(记者 于晓)